手机版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热门资讯 > 大连话段子|大连话谚语

大连话段子|大连话谚语

来源:热门资讯 时间:2019-03-06 点击:

  大连话谚语:谚语里的日子(侯德云)


  很多民间谚语,都跟生产有关。一个人要是熟悉了民谚,就等于是半个农民了。乡村生活,其实就浸泡在谚语里边。


  农业生产的第一步,是什么呢?有人可能会说,是播种呀,春种秋收嘛。这样说,也不能说完全错,但实际的情况,不是播种,而是积肥。


  看看谚语怎么说,“庄稼一枝花,全靠肥当家”;“粪是庄稼宝,种地少不了”;“种地不上粪,等于瞎胡混”。懂了吧。


  播种,也不能随心所欲。要注意倒茬。“种地勤倒茬,苗好籽粒大”;“重茬多病虫,迎茬产量穷”;“庄稼不换茬,收获准抓瞎”;“茄地种茄子,饿死老爷子”。


  一个庄稼人,干出重茬的事,传出去,是要让人笑掉大牙的。


  到了播种季节,还要抢墒情。“春雨贵如油”,“一滴春雨一滴油”,为什么“贵如油”?就是因为墒情。遇到春旱,只能推迟播种,农民的心情,可想而知。一旦墒情适合,就要抓紧时间了,“春天起得早,秋天吃得饱”嘛。


  春播也是有时间限定的,“立夏到小满,种啥也不晚”,而“过了芒种,不可强种”。二十四节气,对于农家,至关重要。


  庄稼不能种下去就不管了。远古时期,完全靠天吃饭,后来就不行了,人越来越多,为了吃饱肚子,得从田间管理中要产量。“三分种七分管,只种不管打破金碗。”是经验之谈。


  禾苗钻出土之后,就要考虑耪地了。有些地方也叫铲地,“早铲地发暖”呀。什么时段耪地,也有讲究,“干锄一遍荒,湿锄十遍荒;晌午锄地强,草死庄稼长。”在庄稼人的心目中,耪地是大有好处的,“锄中有水,越铲越美;锄中有火,越铲越得。”但“三铲不如一耥”。耥地更重要。“多耥地不板嘛”。地不板,庄稼才能长得好。


  “三铲四耥不用问,管保秋后粮满囤。”意思很明确了,耪三次,耥四次。当然,偷点懒,耪两次,耥三次,也是可以的。当下的农民大量使用除草剂,就是为了节约劳力,把耪和耥,都给省了。也好,省点时间,搞搞家庭副业。


  天有不测风云啊,一旦遇到旱涝灾害,旧时要举行“求雨”和“祭龙王”仪式。古代,遇大旱、大涝,连皇帝都坐不住金銮殿。


  盛夏季节,“挂锄”,可以歇口气了。玩玩,乐乐,走走亲戚,相亲,都可以。


  到了处暑,又要忙了。“处暑动镰”,收谷子、糜子。到白露,大田作物陆续成熟,秋收正式开始。忙啊。“秋忙秋忙,三春不如一秋忙。”披星戴月算什么,连饭都要带到田里去。这叫抢收!


  不抢不行啊。运气不好的话,一场秋雨,会让全年的心血汗水,都化为泡影。发霉的粮食,还能叫粮食么?


  之后呢,还得打场,扬场,囤粮。哪一道工序,都不轻松。


  古人说: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是大实话。


  我罗嗦了这么多,归根结底,还是想说,我们应该对农民好一点儿,不要再搞什么“剪刀差”之类伤农的举措了。他们很不容易,你说是不是?


  更何况,眼下的乡村,劳力大量流失,农业生产形势,很严峻哪。

帮手社保|12333社保查询网 www.zbssb.com

Copyright © 2002-2018 . 帮手社保|12333社保查询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

Top